如果说, 毛泽民没有牺牲将会怎样? 陈士榘: 毛主席也许会省心很多
【前言:】
新中国成立后,毛泽东多次提及胞弟毛泽民,称自己赴长沙求学时,泽民留家照顾双亲并负担其学费。
谈及胞弟,毛泽东眼中满是忧伤。革命中,他六位亲人丧生,大弟毛泽民是毛家第四个牺牲者。
【“大哥,我跟你走!”】
1903年,10岁的毛泽东家中,其父毛顺生已成为韶山冲新起的中农,拥有良田十五亩,年产六十担谷,自足之余尚有盈余。积累之下,毛家渐富,毛顺生遂开始经营小生意。
毛顺生盼大儿子继承家业,但毛泽东偏爱读书,认为读书重于经商,不愿从商。
毛顺生大儿子求学离家后,他将全部期望转至二儿子毛泽民身上。
毛泽民勇担父望,接过大哥职责,于大哥缺席时全权料理家事,始终勤勉无怨。
毛泽东感激弟弟,1920年前后,父母相继去世,身为长子的他无法操办丧事,弟弟毛泽民代为处理了所有丧葬事宜。
1921年,毛泽东回乡探亲并决心投身革命。他召集家人,坚定地说:“这个家不要了,田也不要种了,我们收拾好就出发!”
毛泽民难以置信,身为韶山冲本地人,这里是他的故乡与家族基业所在,父亲辛苦创建的产业,怎能轻易言弃?
“不务农何以为食?”毛泽民忍不住发问。毛泽东笑道:“已为你觅得一职,尚可兼读书籍。”
毛泽民仍感不安,认为农民靠田为生。毛泽东疼爱这位勤劳的弟弟,理解其疑虑,解释道:“需懂‘舍小家为大家’,仅顾自己温饱不足,要让全国人民吃饱,革命是唯一出路。”
经毛泽东启发,毛泽民豁然开朗,对毛泽东坚定表示:“大哥,我决定跟随你。”
一周后,毛泽民满怀不舍地告别上屋场,毅然踏上了革命的道路,开启了他的革命事业。
毛泽民投身革命后,方知务农难获长久安宁。他意识到,唯有全中国解放,农民方能真正过上幸福生活。
1921年,毛泽民入党,被湘区委派往江西安源路矿开展工人运动;1925年,他随毛泽东返回韶山,着手进行农民运动。
多年间,毛泽民辗转上海、武汉、天津等地,秘密进行党的出版、印刷及交通工作。红军长征后,他圆满完成运输、筹款筹粮等任务,为红军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毛泽民是位卓越的革命工作者,他为红军解决了诸多难题,因此后来被誉为“红色大管家”。
1943年,这位被称为“红色大管家”的人物遭到了杀害。
【“我毛泽民无愧于是毛泽东的弟弟”】
1941年,毛泽民因工作过度需休养,获盛世才批准赴新疆养病。但抵达后,盛世才变脸,迫害在新疆的中共人员,毛泽民亦受牵连。
毛泽民觉察情势危急,无法抽身,对方志纯言:“盛世才必不容我。若你日后归延安,请告毛泽东同志,我作为党员与毛泽东之弟,无愧于心。”
盛世才终无法忍受,对毛泽民等人采取了行动。
1942年9月,盛世才派军警突袭包围毛泽民、陈潭秋驻地,软禁他们及其家属。数月后,将他们全部转入迪化第二监狱。
敌人竭力施压,欲使毛泽民承认中共人员在新疆有秘密行动及阴谋暴动,并强迫他脱离党组织。
毛泽民历经敌人七天七夜的严刑拷打,遍体鳞伤。剧痛中,他多次昏厥,又被冷水泼醒,但从未向敌人屈服。
盛世才遵蒋介石之命,秘密处决毛泽民。1943年9月某夜,敌人将伤痕累累的毛泽民带至迪化小南门,枪响后,毛泽民牺牲。
这一年,毛泽民47岁,家中尚有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。
面对严刑酷打,毛泽民慷慨大义,用生命诠释优秀共产党员之质。他一生奉献,牺牲成为毛泽东及所有革命者的遗憾。
陈士榘曾为毛泽民下属,60年代常言:若毛泽民尚在,主席或可少操心。此言彰显了对毛泽民能力的认可。
陈士榘忆述,毛泽民在苏区财政困窘时,巧妙保障10万红军粮饷物资,未过度加重苏区人民负担,且财政保持有序。此举极为出色。
毛泽民长期劳累后患上严重气管炎,常咳嗽。经检查,确诊肺炎。因时局紧迫无法治疗,他只能坚持工作,四处奔波,为部队创造更佳条件。
毛泽民堪称得力助手,因此获得“红色大管家”之称。然其不幸早逝,毛泽东此后数十年,时刻怀念着这位胞弟。
1946年,朱旦华携子毛远新回延安。毛泽东见侄子酷似弟弟,往昔记忆涌现,眼角不禁流泪。
他像慈父般抱起侄子,道:“让我细看润莲之子。”确实极像,毛远新圆脸大眼,与毛泽民如出一辙。
毛远新初见大伯,毫无怯意,大胆与其交谈。
1951年,毛远新随母朱旦华至北京参会,朱旦华希望儿子留主席身边。毛主席闻讯展露笑颜,此前他刚刚痛失爱子毛岸英,这是他的第六位亲人离世。
侄儿毛远新的到来,填补了毛泽东心中的空缺。望着健康成长的他,毛泽东仿佛重见毛泽民,内心因失去亲人
上一篇:《哪吒2》票房超154亿, 强势冲击全球票房TOP4
下一篇:没有了